2023年首個寒朝周六起影響我市 | ||||
|
||||
今年首場寒潮天氣即將來襲,昨日(1月12日),甌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園林綠化工人加緊對城區樹木開展“涂白”、包草、噴灑防凍液等工作,提高樹木抗凍耐寒能力,為樹木筑起溫暖屏障。(蔡溫瑞 攝) 據市氣象局臺消息,2023年首個寒潮將于明天傍晚起影響我市。屆時將有一次劇烈降溫、大風和降水天氣過程。 當前正值“三九”時節,然而這個“三九”多少有點配不上“一年中最冷的時段”這個名頭,動輒20℃的最高氣溫,和初春相比都不分伯仲。冷空氣顯然是要為“三九”挽回面子,1月10日,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寒潮預警,從1月11日開始,冷空氣自西向東、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。 由于前期的氣溫偏高,今明兩天,我市最高溫度將達20℃左右,因此此輪冷空氣給溫州將帶來10℃-12℃的日平均降溫幅度,達到了寒潮標準。 預計此次寒潮最低氣溫將出現在1月17日到1月19日早晨,平原地區氣溫最低2℃-4℃,山區0℃左右,高山地區-2℃以下有冰凍。寒潮還將帶來大風,預計明天傍晚到1月16日,我市沿海海面有8級-10級偏北大風,高山地區和內陸平原分別有7級-9級和6級-8級偏北大風。寒潮還將帶來降水,預計今明兩天有較明顯降水過程,1月15日夜里到1月16日早晨,北部和西部山區有雨夾雪或雪,平原局部有雨夾雪,1月17日轉多云為主。 另外,受西南暖濕氣流影響,今天到明天上午,沿海地區和沿海海面將有持續性大霧天氣,每日夜間至早晨可達濃霧及強濃霧。 市氣象臺提醒,寒潮過程降溫劇烈,身體適應能力下降,需特別注意做好保暖御寒,防范感冒發燒以及對疫情防控帶來的不利影響。特別是心血管病人、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,盡量不要外出。 沿海海面和沿海地區需注意防范今天到明天的大霧,以及1月14日夜里到1月16日的海上大風天氣過程,請出海船舶、海上作業、沿海景區和涉島旅游加強安全管理。此外,高山和內陸平原也將有明顯大風,高空作業、戶外施工作業等需加強防范。 1月15日夜里到1月16日早晨,北部和西部山區有雨夾雪或雪,需注意防范道路結冰對道路交通的不利影響。農業方面應注意加固棚架設施,做好棚內溫濕調控,以防農作物發生凍害;蔬菜或花卉大棚要做好保溫措施;家禽、家畜等養殖戶,要做好畜禽棚舍的防寒保溫工作。(記者 徐龍飛) |
||||